2017-12-16 点击次数:872
高考心理调节技巧-郑主任接受日报社采访
高考不同类型心理压力调节
即将迎来每一位考生和家长人生重要时刻一年一度的高将近,离高考剩余十余天的时间里,许多学生会因不同的学习状态,表现出种种特殊心理情绪反应。西安心沁源心理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郑敏老师,历经十年的高考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经验,总结高考学生常见几种类型的心理情绪反应状态,用另一种解读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也给每个类型的家长提出一些参考建议与方法,让学生与家长获得有一些帮助与收获。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心理情绪反应,大概归纳为以下几点:
日报电子版:http://epaper.xiancn.com/xarb/html/2015-05/26/content_367833.htm
一、心理情绪紧张不安型
产生情绪紧张不安的学生,一般属于已有自己预定的成绩或大学目标,对自己综合能力与平时成绩有一些肯定和自信,但最终还是会担心预定成绩或目标出现失误或不能实现,预想是否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因素与结果,对高考有所担心和猜测,由此而产生这样一系列的心理情绪状态,针对这种心理情绪反应的学生心理调整方式:
1、
首先接受自己这样的想法,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是个正常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人的心理一旦接受了现实,感情上就不在对抗现实的想法,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的保存着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情绪会自然释放紧张与不安,同时理性就会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别处,比如安心复习或休息。
2、 了解一般心理情绪反应过程的规律:
针对紧张不安型这种心理状态,这样的心理情绪反应在第一周左右会比较多一些,但随着时间往后移动这种心理反应会慢慢减弱,因为紧张不安型的人属于自己提前预想许多假设问题出来,让自己出现紧张紧迫感,这种紧张紧迫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释放出去,因此时间越到最后这样的情绪已释放很多,反而会在最后时刻调动自身本能的防御保护机制,让自己感情情绪处于麻痹状态,理性思维占据上风心里会出现应激性冷静状态,高考时心理情绪会渐渐趋于平稳。
3、
家长对有这样状态的孩子,一方面给予宽松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就是减少过度关心和语言说教,给孩子自己释放的环境和时间。
例1:
媛媛在重点中学重点班,在高三刚开始,媛媛就有了自己大学的目标,因媛媛早已定好目标,在整个高三阶段她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不敢有丝毫懈怠,因此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媛媛关注的重点。在高考即近,媛媛总会把平时的科目和成绩拿出来反复琢磨,一面给自己鼓气增加信心,另一面又在考虑高考时会出现什么意外的考题形式,这样每天心理一面给自己鼓气,一面心理又忐忑不安心神不宁,自己经常会情绪紧张低落,低头不语。父母看着心理也难受不知改怎样帮助孩子。
心沁源心理中心郑老师与媛媛一起分析问题的核心原因是:媛媛总是纠结成绩会不会稳定和不断猜测高考会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因素而影响自己的目标,这样就使得自己在心理上感到紧张和不安。
媛媛在郑老师的指导下,首先让自己明白自己的想法没有错,高考出现任何意外的形式是必然的,因此自己不用在日思夜想地纠结会不会出现意外因素影响自己高考成绩,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后媛媛不在考虑纠结的事,心理紧张情绪释放了许多,通过几次的辅导媛媛理性战胜了感性,调整好了心理状态信心增强情绪平稳一心放在学习复习上。
二、 心理情绪焦虑烦躁型
有焦虑烦躁心理情绪的学生,一般也属于已有自己预定的成绩或大学目标,但对自己综合能力与平时成绩缺乏一定的肯定和信心,也会有许多预想和担心自己预定成绩或目标出现失误或不能实现,因此心理情绪波动起伏较大,针对这种心理情绪反应的学生心理调整方式:
1、 首先可以把自己焦虑烦躁的情绪用自己适合的方式适度宣泄出来,让这种比较强烈的情绪状态释放出来不压抑自己的情绪。当情绪适度宣泄而不压抑,这样就会减弱心理积压的不良情绪,情绪波动就会随时间的推移慢慢缓解,同时理性就会让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在抓紧复习或休息上。
2、 了解一般心理情绪反应过程的规律:针对心理情绪焦虑烦躁型的学生,一般属于性格比较急躁,感性多于理性的性格特点。自己不太会用理性方式调节自己,只凭借感觉来反应自己的情绪状态。这样的心理情绪反应就需要用许多的语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因此在这种状态出现时顺其自然不刻意压抑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就会觉得累了乏了、这样做也没什么意思、感性上就会放下,当心里释放了,随着高考时间临近,理性思维就会占据上风,心理状态会渐渐趋于平稳。
3、 家长对有这样状态的孩子,首先家长不能着急不安,家长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宣泄或表达,不阻拦、不焦急、不指责,家长只要耐心陪伴倾听孩子的心声就是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另一方面,家长告诉孩子:不论是什么结果,我们都会积极面对和接受,做好结果处理,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孩子感受到有后家庭备力量的支持,自己就会在心理有一些定力,平稳面对高考。
例2、
李浩一见到郑老师,没等他妈妈说话,就开始急着说起自己的烦恼:他们班有两个自己最好的朋友,大家都说好要一起考到二本学校,但随着最后一次自己试考成绩出来,让本来就有些心虚的自己,更无法平静的复习了。在学校学习有些焦虑不安总不在状态,回到家里心情就掩饰不住的烦躁起来,父母有时只是简单的给自己说几句话,自己就会不耐烦得顶撞回去,弄得父母都不不知该怎样跟自己说话。李浩的妈妈也说就是这样的,现在家里一团紧张气氛,火药味太大,如果不是他爸爸气势大,压着孩子,还不知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几天孩子自己提出来找心理老师谈谈,抓经时间赶快调整好状态,能顺利高考考出好成绩。
郑老师分析李浩特点是:不掩饰自己,有什么说什么直言快语,但在述说的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反应和肢体反应。
他妈妈在傍边说李浩:”说话小声点,别吵吵,把手放下慢慢说“,用瞪眼制止他。
郑老师告诉李浩妈妈:孩子的情绪反应不要过多干涉与制止,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其释放出来。”李浩在郑老师的鼓励下,又放开地表达出自己的焦虑和烦躁,有时说着说着眼泪也急得快掉下来了。等李浩诉说一个小时候后,李浩语速渐渐慢了下来,情绪也平稳了一些,郑老师告诉李浩,如果在家里不好这样尽情的表达自己,可以来这里释放释放,这样释放多了心情就会轻松许多,李浩也很同意来找老师辅导。李浩的妈妈接受老师的建议,在家里当孩子有情绪时家长可以保持耐心倾听,不干涉、不强制制止,让孩子安全的释放自己的感受。经过几天的辅导,李浩的情绪很快平复稳定下来,可以专心复习功课了。
二、 心理情绪抑郁烦闷型
心理情绪抑郁烦闷的学生,除学习让其不愉快烦闷以外,心理还会有许多其它烦心事。因此,学生会郁郁寡欢不能进入学习和休息状态,针对这样心理情绪反应的学生心理调整方式:
1、 在此类状态上,学生可以用上面两种适合自己的方式调节外,另一重要方式是把自己的时间给予一个“特殊安排”,给自己做一个两类时间表:一类是学习时间,另一类是专门给自己腾出时间来想自己的烦心事。因为,这样的心理状态会是一阵一阵的表现出来,不是连续的,所以,在这样的反应形式上,让自己“先下手为强”安排自己的时间表,让这种状态不会随时出来。这就是给予自己制定一个“特殊”想心事的时间段,三天时间培养成这样的反应效应,到考试时自己就会正好处于学习惯性应激反应,心理情绪会达到平稳状态。
2、 了解一般心理情绪反应过程的规律性:针对抑郁烦闷型,一般内心会有许多心事装着,不愿轻易表露出来,会让自己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慢慢琢磨消化。因此不易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走出这种状态,这样只有给自己找一个即不耽误复习又不影响继续想自己心事的方式,就是给自己安排好“特殊”时间段的方式让学生顺利度过这段时光。
三、 家长对有这样状态的孩子,家长需要安静、不主动、不干预、不指责,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等孩子自己提出什么要求在来帮助孩子。
例3、
杨炎是个女生,但却有着男孩的性格,她在高三整个阶段,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虽说是一个问题,但却联系着几个人的关系,这让她不胜其烦,总也想不明白搞不清楚,现在马上就要高考了,自己却还是不断地想这样的事情,不能静下心来复习,心理很郁闷烦躁,不知自己改怎么办。
扬炎随着姥姥过来,父母忙工作,没有时间陪着来。郑老师问扬炎:想不想考好,她回答说当然想考个好成绩“,老师又问:”想不想解决心事“,她回答说:想的自己都累了,不想想了,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不去想”。郑老师与她一起分析出原因:因为这件事已经想了一年了,想把它放下,恐怕一时做不到,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边学习,一边继续想心事,只是需要制定一个时间表让这两个都不耽误但又不能互相干涉,在郑老师的帮助下,制定出晚上九点到十点想心事,其余时间就是学习和休息。这样经过几天的强制严格执行,扬炎慢慢形成了思维定式,逐渐的自己可以在白天时基本可以安心复习了,晚上想心事时也只是随便想想,也不累了,现在她的情绪状态好多了逐步进入到复习状态。
四、 心理情绪涣散无所谓不在意型:
心理情绪涣散无所谓不在意的学生,一般会对自己的高考抱着顺其自然,完全接受考试结果的想法,让自己表面上或心理上不处在紧张不安,焦虑烦躁的状态,心理情绪反应的学生心理调整方式:
1、 针对此类心理情绪状态的学生,对自己的后果已有心理准备,但内心还是会有一些良好意愿的想法,也希望自己能有奇迹发生,同事心理也会对父母会产生不安与内疚感。
当有这种状态表现的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现有状态继续等待考试的来临,同是也可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翻翻书本随意学习,这样心理的不安与内疚感会减轻一些,高考时心理状态会在放松、认真仔细的状态中完成高考,也许还会出现奇迹发生。
2、家长对有这样状态的孩子,需要顺其自然,不过多指责,给予鼓励和爱抚,让孩子在最后时间里顺利考完,在高考后可以倾心交流孩子的学习状态,让孩子自己反省总结自己学习经验教训,为以后的人生做出良好的改变。
例4、
豆豆的爸爸对郑老师说:’豆豆在上初中时学习是很好的,在高一时上了重点中学,因为学习压力大,孩子有些
适应不了,高二转到另一所中学后,学习情况就一直不是很理想,现在就要高考了,还是希望孩子能有努力的劲头,这样做父母的也安心了。豆豆自己也说自己想努力,但学习习惯好像很难该变,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样自己心理很难受也很着急。郑老师对豆豆的爸爸指导建议是:针对孩子现在的情况,还是让孩子顺其自然的安全顺利的参加高考,这样至少不让孩子那么紧张的去参加考试,等孩子考完以后,可以促膝长谈,让孩子自己总结自己的学习经历,使其以后总结经验教训,以后好好努力学习改掉坏习惯。郑老师对豆豆的辅导建议是:不要想以前的不足,现在是什么样的学习情况,可以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也可以随便翻翻书不刻意的学习,这样在考试时会轻松一些,等高考完后,自己是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经历,以后改掉不好的习惯,想学习了机会有很多,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好好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通过几次的辅导,豆豆和爸爸的关系变好了,豆豆反而会在家里经常拿着课本认真看书了,这是刚开始想要的状态,在退一步的状态下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