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9 点击次数:1000
今天,看到一个好朋友A的朋友圈,她说:
“昨晚听说很久之前认识的一个朋友,因为抑郁症走了。最近,我最喜欢的Linkin Park主唱查斯特也因为抑郁症离开了......从今天开始,我要把好好爱自己当做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我的这位好友,几年前也得了抑郁症。
A在内地一所学校做老师,家里的独生女,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三十岁开始,没有男朋友的她压力日趋明显,她妈妈给她安排各种相亲,单位的女性也都对她议论纷纷,渐渐她觉得自己开始不对劲,曾经对自我的肯定一点点消失。
“最糟糕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爱情永远不会到来。我不孝,没有魅力,我曾经为之努力的一切在一个“男朋友”面前失去了意义。”
一直以来乖巧敏感的她不知道用什么当做情绪的出口,以致于负面情绪越来越多。
渐渐的,她无法入睡,早醒,怀疑人生的意义。
1. “得抑郁症的都是好人”
在心理学里面有一种说法,得抑郁症的都是好人。
这虽不是一个绝对的说法,但它的意思是,“好人”因为不懂得攻击别人,没有发泄负面情绪的渠道,因而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将攻击转向自己。
我无法给这类“好人”下个清晰的定义,实际上这类人,很可能并没有明显的标签,或者看上去,也是不同的性格特点。
但是,他们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懂得如何发泄糟糕的情绪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攻击性,甚至他们潜意识完全忽视了自己是需要发泄和处理情绪的。
以前读大学时的一位老师,就是一个看上去永远不会发火的男人。他妻子也是我们学院的老师,但与他完全相反,说话大声、脾气大,经常斥责学生。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附近水果摊撞见这对老师和摊主起了争执,他妻子破口大骂,要求退换坏掉的水果,而我的老师站在一边,似乎想跟老板理论又被妻子一只手推开,我至今记得他当时的身影和表情——孤独、落寞。
我不知道后来的结果如何,只是在我毕业的第三年听说,他从居住的楼顶跃下,因为抑郁症。
生活中,我们总会被各种负能量围绕,从不发火、从不失控、从不表达愤怒、从不攻击他人,这样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他们没有一个很好方法去疏导情绪,负能量埋在内心,被他们尽力压抑克制,但是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积压的负面情绪一旦超过自身的负荷,结果可想而知。
2. 有愤怒就要表达,有压力就要释放
你有没有试过气得全身发抖的时候?
一次遇到一个在景点停车场乱收费的大爷,记得当时自己身上涌出的对这个企图通过不法手段,多收停车费的人的强烈的愤怒和攻击性,以至于那一刻我“忘我”地进入了一种本能的战斗状态。
当时坐在车上的另外四个朋友都吓坏了,他们说,从来没见过我这样愤怒——那不是平时文质彬彬温和有礼的我,而是一个张牙舞爪锱铢必较满怀敌意的人。
但这就是人。
攻击性是人的本能,因此愤怒、生气虽然会让人不悦,但不意味着它们会使你变成“坏人”。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因为童年母婴关系、严厉的家教以及父母相处模式的影响,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对他人表达愤怒是极其恶劣的、绝不能被允许的行为;
或者他们有过巨大的关系创伤,导致潜意识认为,如果明确地表达愤怒、攻击,则会永久性地毁掉亲密关系,以致于害怕愤怒,压抑愤怒。
3. “忘我”地发一次火,不会毁掉你的世界
就像我的朋友A,尽管理性上,A知道“做自己”这种价值观没有错,但是在表达感受的过程中,她却不自觉地保持着乖巧、为他人着想、从不伤害他人的固化的人格设置,以致于父母的催促、同事的议论让她的愤怒毁了自己。
“好人”当惯了,要学会去合理表达不满、拒绝、不认同、愤怒、攻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如果学不会,那么这种无法传递出去的情绪被不断压抑累积,积重难返,就很可能会拖垮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功能,最终被抑郁吞噬。
如果一个人自我价值体系比较脆弱,太依赖于他人的对待和肯定;
如果一个人太畏惧关系的瓦解,觉得只要我的愤怒一表达出来,关系就无法修补。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试试表达你的愤怒和不满,然后看一看它会不会给你和你身处的世界带来毁灭。
毕竟,不试,结果可想而知,试了,或许命运就此改变。
健康的活着,比在别人心里活成什么样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