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28 点击次数:788
如何改变心理痛苦-心沁源心理专家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一个人的人格就是这个人过去所有人生体验的总和。
从这一点上而言,任何过去发生的事情都不容否认。
因为否认自己经历的任何事情,就是在否认自己。否认自己,就会或轻或重地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问题是,被否认的那一部分绝对不会因此而消失,它只是被压抑进潜意识而已,并会时不时的在你无意识的情况下出来“作祟”。
糟糕的是,当它发挥作用时,因为是来自潜意识,你的意识对它一无所知,于是你对它丧失了控制能力。
一个人假若常常失去控制,那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把自己太多的事情压抑进了潜意识。
我们常见的两种否认:
1.这是最简单的否认,即我们对不喜欢的事实置之不理,认为那样就可以摆脱它的控制了。
2. 还有另一种否认。很多时候,我们会像小孩子一样,纠结于事情本身,就好像过去那些事情还可以纠正过来似的。
这两种否认,都会令我们在不好的事情中越陷越深。
我们本来是想摆脱这些不好的事情对自己的消极影响的,但结果适得其反,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反而越来越重。
想结束这些不幸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接受!
所谓接受,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
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改变。
没有学会接受之前,我们会习惯性的把注意力放到别人身上,期望别人为自己改变一下,那么自己就得救了。
但任何一个独立的人,都不会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改变的。
所以,这种期望注定会失败。
学会接受之后,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深深地懂得,自己才是自己问题的答案。
由此,我们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并最终获得更大的自由。
Chapter 1
接受过去
有一对什么样的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命运。
我们不愿意接受一个事实:我们的父母不够好。
我们幻想自己应该有更好的父母,我们渴望改变父母。
然而,这种渴望注定会失败,于是我们将这个渴望深埋在心底。
长大了,再按照这个渴望去选择配偶,并像童年渴望改变父母一样来改造配偶。
好莱坞女明星哈莉·贝瑞,她小时候有一个糟糕的黑人老爸,既不负责任,又常暴打她的妈妈。
长大后,贝瑞的几次婚姻,都是选择了同样有暴力倾向的丈夫。
结束第二次婚姻后,贝瑞伤心地说,她“不会再有婚姻”。
贝瑞要想结束她的这种强迫性重复,就必须承认并接受自己的命运:父亲是不可改变的,有那样一个父亲,是我的命。
假若她能发自内心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她势必会号啕大哭几场。
为自己那么悲惨的童年,也为自己那么悲惨的人生经历而悲伤。
但正如《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中所诠释的道理那样,真而纯的悲伤,会帮助她告别注意,不是忘记悲惨往事。
如果做到这一点,她会发现,她喜欢的男子类型好像发生了巨大改变。
这只是因为,当她学会接受自己有一个糟糕的老爸的命运后,她潜意识深处的改造梦想也随之消失。
没有了来自潜意识的病态渴望,那些暴虐男子自然就对她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接受当下
渴望改造别人,其实是一种自恋状态。
这不难理解,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是自恋的,而年龄越小,这种自恋就越严重。
童年的自恋有两种含义:
1. 好的事情,小孩子会认为是自己所导致的。
假若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小孩子会认为这是他造成的。
2. 坏的事情,小孩子也会认为是自己导致的。
譬如,父母离婚,小孩子会觉得是他的错,假若他做了什么,也许父母就不离婚了。
好的父母,会把孩子安全地带出自恋状态。孩子最终会明白,什么事情是他的责任、什么不是。
但糟糕的父母,有时会指责孩子,假若父母一方说,我们离婚都是因为你,那么这个孩子会遭到致命的打击。
他可能会终其一生都有深深的内疚感,因为他相信是他让父母离婚了。
因为,我们会想,既然你爱家人,怎么能对家人愤怒呢?
然而,无论多么至亲挚爱,假若另一个人不尊重你,经常指挥你、控制你,你一样会愤怒。
一个女子说,她5年之内只回了两次家,因为“回家谁都不舒服,还是少回为妙”。
但是,当我让她描述自己的家庭时,她的父母虽然不能说完美,但好像也没有做过严重伤害她的事情。
那么,她怎么对父母这么疏远呢?
最终,我们一起找到了答案:她的妈妈太爱指挥她、控制她了。即使是对于已为人母的她,妈妈还是会一如既往的控制她。
要是她不听,妈妈就非常生气。
但是,妈妈是最亲近的人,按照规矩,她不能对妈妈表达愤怒,她也不能接受自己会对妈妈愤怒这个事实。
但愤怒是天然产生的,不会因为我们不想愤怒就可以不愤怒。
结果就是,她意识上不怎么愤怒,但潜意识却表达了极大的愤怒5年内只回两次家。
假若这个女子想改善她和妈妈的关系,她就应当尊重自己的愤怒,并带着这种情绪与妈妈沟通和交流。
这种沟通和交流,一开始一定是不愉快的,但它会把关系带向好的方向。
Chapter 4
接受关系
真而纯的情绪,是源自当下的情绪。
它在提示我们,你现在欠缺什么,你现在应当弥补什么。
假若你经常失去控制地发泄情绪,那么,这种情绪一般都是在提示你,你的过去大有问题、你的潜意识大有问题。
并且,你的情绪一定是在玩“刻舟求剑”的游戏。
你现在发泄愤怒的对象,是被冤枉了的,你要回到船出发的源头,到那里去寻找答案。
自由与接受,看似相矛盾。
因为我们一般的观念会认为,自由是积极进取的,而接受是消极被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