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20 点击次数:456
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培养人格心智健全才是最需要投入学习的核心,人格心智健全是一个人一切思想与行为的源头,是人生一切发展的根基。。。。。
人格缺失状态下,生理年龄无论是18岁还是28岁甚至58岁,他们的心理年龄依旧停留在18岁以前的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年龄停止发育,这种畸形的心理状态我们称之为“巨婴”在这种状态下心理危机四伏,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神经症,比如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归根结底都是不完整人格的外在体现,神经症的核心就是不安全感,我们知道“巨婴”的形成就是因为原生家庭父母的控制,这种控制也往往来自于父母自身的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意识疗法认为主要源自三个因素:原生家庭或者成长过程中爱不被满足,行为不被肯定,需求不被重视,它就可能会导致你的自卑感,不安全感,以及匮乏感跟低存在感,在人际交往中你会觉得别人会排斥你,会不接纳你,会抵触你,所以为了获得安全感。你时刻将你的意识过分投射在别人身上,这在意识疗法里面称之为照镜子:我这样说会不会得罪他/她?我这身打扮会不会被当成异类?他/她刚才是不是对我不满?你的意识就会一直被他人牵制。
你会发现当你越是在意什么地方,头脑就会被禁锢在什么地方。你就会在这个地方表现得格外的不自然,不自在,不自由。比如由于物质的匮乏的经历,你总是想让自己变得有钱,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在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观点里面,它往往会成为你人生的动力。但问题在于,当你头脑思维全部被你的物质上的匮乏所牵制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将你的心身投入到如何变得有钱这个行动当中去。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有这方面的信息传递,你都会感到局促不安。变得敏感而焦虑,极力掩饰修复这方面的匮乏感。表现出讨好型人格。
你希望从镜子里面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自己,但它可能是一面哈哈镜。当你无论如何不能修复你在别人眼里形象的时候,你就会非常的愤怒。当讨好不了别人又为难了自己,从而变得自我封闭起来。所以社交恐惧症他会有一个心态上的转变过程,会从刚开始的讨好型人格慢慢地转化为自我封闭。
内向型人格等社交恐惧症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如果不跟人交往,他不会感到冲突。可以很安然自得地跟自己呆在一起。而后者渴望社交,又害怕社交,正因为这两种矛盾的心理引起了冲突,冲突导致了痛苦。意识疗法认为所有的痛苦都源自于心理的冲突,比如当你的能力不能支撑起你的欲望,你也会因此带来心理上的冲突,导致痛苦。社交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发生在人际交往当中。
这种向外照镜子的动作反映出来的就是自我意识的缺失。没有自我意识的人注定活不出自我,一直会以别人的标准来界定自己来判别自己来改造自己,就像在原生家庭父母曾经对待自己的那样!慢慢的也就放弃了自我心理成长的机会,而生理年龄逐渐成长为“巨婴”,他们因为自我意识的缺失很难拿捏人跟人之间的距离,很难把握人跟人之间的关系,会无觉知间将自己的意识投射在别人身上,会在无意识间邀请别人来干涉自己的个体性,普遍表现出来的就是没有主见,随波逐流,没有责任心。
我们经常说只有偏执狂才能够成功,每一个天才都是偏执狂,偏执狂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跟精神分裂症有类似之处,但是两者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偏执狂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精神分裂症没有自我意识。就好像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说的那样:跟疯子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不是疯子,而这个唯一的区别就是强烈的自我意识。
偏执狂的人格一般是完整的,强烈的自我意识会表现出来与众不同的见解跟看法,认定的事情头撞南墙也不回,大脑总是被一个念头所占据,并不断的加以合理化付出行动,排除另外合理念头的制约和平衡,从而使自己陷入到一种极端狭义的想法跟行动能去。就像是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做了7000多次试验,用了6000多种材料,成功对他们来说只是时间问题而非方向问题。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是二元对立的,偏执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社交障碍,但是却让我们坚定方向,自我意识跟个体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在原生家庭家长由于自己的焦虑跟不安全而过分干涉孩子的个体性,不给他们选择的机会,不给他们做决定的机会,那么孩子就不能够有自我意识,他会自觉地把自己当成父母的附庸,在生活当中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就是想着如何去逃避,避免自己去做任何的决定,没有勇气面对直视真相。当他们从原生家庭里面走出来,独自面向社会的时候,就会出现一连串的挫折跟打击,让自己处在心理危机的隐患中,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疗愈童年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所以意识疗法自我心理疗愈体系的活出自我,就是重塑个体意识,让自我意识复苏的过程。
通过上述的梳理,我们也看到了问题的根源,那就是父母的限制性信念,以及他们的焦虑跟不安全感,通过不同的形式传递给了我们。只有逐本溯源才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否则的话我们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你也许可以从症状上下功夫,这是所有人自然而然能想到的解决方法,但是这些症状神出鬼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我们防不胜防,比如当一个处在焦虑状态下的人,很可能经过头脑思维的催化以后,慢慢发展为强迫发展为社交恐惧,所以有时候可能连你自己都慢慢地迷失在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当中。
必须得让自己感到安全,在意识疗法里面提到了这种安全感的获得,有两个渠道:一个就是活在当下,一个就是再生家庭,但后者是有风险的,没有谁敢保证你能够在再生家庭里面获得来自另一半的疗愈。当下是足够安全的,只有头脑在制造不安,当下是富足的,只有头脑在不断的制造匮乏。所以要活在当下,你必须出离头脑,出离头脑的思维,因为这是过去限制性信念跟不安全感对你当下生活施加影响以及生存的土壤。
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们在原生家庭找到自己需要疗愈的伤口所在,并不是为了加深头脑思维,对于原生家庭父母的仇恨感,那样的话我们会持续地将自己卡在原生家庭里面,心理永远得不到发育,导致无穷无尽的内耗,这样你跟外在的世界相处得也不愉快,完善自己的人格,让自己真正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无比美妙的事情,在岁月的洗礼以后,你会变得更加的宁静沉稳,人格散发出魅力。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编辑删除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疗愈与蜕变
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在心沁源这个心灵疗愈的家园中
我们将一起陪着你
活出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