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31 点击次数:312
为什么你会隐形攻击?
隐形攻击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在过往的关系体验中,我们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直接表达愤怒,于是习得了这种被动的攻击。
它可能跟这些原因有关:
1.不允许愤怒的童年
隐形攻击可能跟原生家庭经历有关。比如父母总对你提出很高的要求,一旦你表现不好,他们就会发脾气,不耐烦。无力正面反抗的你,只能用他们察觉不到的方式去反抗。
临床心理学家斯科特·魏茨勒博士在多年的临床心理咨询中发现:很多喜欢隐形攻击的男性,往往有一个不在场的父亲: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唯一的男性榜样给他一种很可怕、无法接近的感觉。他只能认同这样的父亲,成为一个情感疏远的人。
再比如非常猛烈的家庭暴力,包括但不限于身体虐待、体罚或语言虐待……每当类似的场景重现,你都会再次体验到童年时的无助和恐惧(Weitzler,2020)。
如何走出隐形攻击?
1. 感觉到生气的时候,不必急于否认。
隐形攻击的人常常体验不到愤怒,因为压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如果你也很难接纳自己的愤怒,可以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开始,引导自己去感受愤怒。
感受愤怒带给你身体上的感觉,具体是哪个部位不舒服?具体的感觉是怎样的?试着感受它们,用不评价的态度,允许它们跟你一起待一会儿。
2. 觉察愤怒的源头
觉察到愤怒之后,问问自己,为什么生气?
在《怒气与攻击》一书中,作者发现生气通常由以下五种特定的情感所引起:
◍ 受到伤害,想要报复;
◍ 想获得掌控感,但无能为力;
◍ 心灰意冷,想推开别人;
◍不被尊重,想获得认可和关注;
◍ 表达复杂情感,减少自己的不舒适;
当你找到背后的原因,就可以试着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我感到被忽视了」「我感觉受到了贬低」「我很挫败」。
3. 容许建设性的冲突
你还可以试着修正自己对冲突的信念:
冲突和矛盾并不一定都是可怕而不可挽回的,也可以是有建设性的(Brandt,2019)。
然后试着在下次面对冲突时,用一种更有建设性的方式解决它:
◍ 少一些批判和相互指责,把表达的重点放在描述自己的感受上:比如,把「你很伤我的心」,换成「我现在觉得有点伤心」。
◍ 避免用一概而论的说法,例如「总是」「从来不」。
◍ 不再假设对方应该知道你的想法和感受,而是直接表达。
◍ 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及其对各自的影响。秉持着双赢,或「至少没人输」的准则,选择对双方最有利的方案。
◍ 然后一起执行并评估结果:这个办法对改善我们的沟通有效吗,万一还有下次,怎么做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最后想说的是,隐形攻击并不全是「坏」的:它是一个人习惯用来保护自己的方式。就算带来了很多问题,也是你当时当下所能为自己做出的最好选择。
但如果你发现,这种防御方式现在让你活得很辛苦,或者让你失去了一些本可以让别人更了解你的机会,或许就是可以改变的时候了。
你会发现,直接地说出「我很生气」,不一定意味着关系的终结,而很有可能是真正沟通和理解的开始。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