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总是喜欢追求”完美主义”,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可以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他可能在某些事务上会得到一些好的结果,但在某些事务上也会被“完美主义”的思想所障碍着自己,会产生如果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完美”结局,内心就会感受到深深的挫败感和心痛感,让自己陷入到痛苦的深渊之中。现在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形成这样的心理原因和调整方法。。。。。
它们发生在不同的来访者身上,却极为相似,也许你也经历过。
小张,两周前就开始准备公司的一个活动策划。想着一定要做好,证明自己的能力,得到领导肯定。
可到最后两天,还只字未写。他向朋友求助,朋友说:“你不要追求完美,差不多得了。”可小张听完更焦虑。
小李,初中成绩一直第一,上了重点高中后,成绩越来越差,他越来越在意老师和同学的看法。咨询时父母说小李过度追求完美,小李说自己也不想这样,但无法控制。
小王,大学毕业,能力和外表都不错,但内心一直自卑,很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小王自嘲自己太过追求完美,才会这么痛苦。
这三个故事的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点:追求完美。
这几乎是一个普遍问题,类似的案例我在咨询室也经常遇到。
对完美主义的讨论已经很多,今天我仍想讲它,因为我想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深度剖析完美的背后,究竟与什么有关?
追求完美原本是为了精益求精,但落实到生活中,过度的完美主义,往往带来焦虑、痛苦,可为什么很多人想改变却又做不到呢?
完美主义是什么?怎么形成的?
完美主义是我们在关系(与人或物的)中维持一种自己是完美的感受,其实它与自恋息息相关。
自恋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如何处理自恋。
孩子一出生,会觉得自己是全能的:我张开眼睛,世界就存在了,我闭上眼睛,世界就消失了,我饿了就有奶吃,我拉了就有人帮清理……
在心理学上叫做全能自恋,就是把自己当成世界中心,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完美的感觉。
可想而知,这是一种多么幼稚化的状态。
随着长大,慢慢孩子会感觉到,自己饿了妈妈不是每次都第一时间来喂奶,自己的需求不是一发出就能被满足……于是全能自恋的感觉就会破裂。
但因为养育方式不一样,会形成两种情况:
a. 真实自我,在自我追求中满足自恋
如果总体上,孩子的需求被照顾得较好,得到的情绪回应也较多,孩子会觉得:我是好的,妈妈和世界也是温暖安全的。
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一个真实的自我,像一个实心球。
长大后,会在真实的关系中,追求自己的自恋和好的感觉,比如把工作做好、发展兴趣爱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等。
b. 虚假自我,靠外在评价满足自恋
反之,如果孩子的需求没被照顾得很好,还总是被忽视、批评指责甚至打骂,或者与妈妈长时间分离等,孩子会觉得:我是不好的,妈妈和世界是危险的。
孩子会退回到想象中去维持自己是好的感觉,容易形成虚假的自我,像陶瓷球一样脆弱。
长大后,会通过别人的评价、外在的事物等来维持自己的自恋。外在反馈好,自己就感觉好;外在有一点不好的评价,自己整个人就不好了。
因此,追究完美之所以会带来痛苦,是因为你被虚假的自我驱动,只能通过不断追求完美来获得外界认可。
开篇的三个案例中的主角,不同程度上都有类似的感受。他们看似因为追求完美而困扰,实则是内心太过脆弱,无法面对自己不好的感受所带来的痛苦。
为什么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在受挫时会那么痛苦?
当自我像实心球一样时,遇到挫折打击,就像实心球掉在地上一样,影响不大;
但如果我们有一个虚假的像陶瓷球一样的自我,遇到挫折打击时,就像陶瓷掉地会破碎一样,我们也会感觉自己被摔碎,不再有任何价值和存在感,会极端的痛苦和担心。
就比如,被领导询问工作进展这么一件小事发生时,有着虚假自我的人往往会本能地脑补一系列小剧场:
领导是不是觉得我进度太慢、是不是觉得我工作能力有问题,上次汇报工作时我说话的语气是不是让领导不舒服了,我以后在公司的发展估计会受到很大影响。
想着想着,未来好像看不到任何希望了,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下班后,还是不受控制地反刍,寻找自己可能做得不好的地方,越想可疑的地方越多,甚至想到辞职。我咨询中遇到过,有的来访就因为这样悄然离职。
这么一件小事,就让太过敏感的虚假自我受到威胁,仿佛出现碎裂,因此陷在痛苦焦虑情绪中无法自拔。
可见,过度追求完美的代价往往是惨痛的,包括但不限于:
a. 难以进入或维持较长的亲密关系
当我们太过追求完美或自恋,在亲密关系中会很容易体验到自恋破碎的感觉。
当这样的感受让我们无法承受时,容易选择结束关系,甚至选择不进入亲密关系。
b. 活在想象中,较难在现实中成长或成功
太过追求完美或自恋时,现实的生活、工作、学习等都容易让自恋受挫,于是很容易退回到内心想象的世界中。
也许我们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完美计划,工作单位换了一家又一家,但都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
长此以往,会发现看到很多同龄人已经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自己依旧在原地踏步,看似我们被外在现实困住了,其实是困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当自我像实心球一样时,遇到挫折打击,就像实心球掉在地上一样,影响不大;
但如果我们有一个虚假的像陶瓷球一样的自我,遇到挫折打击时,就像陶瓷掉地会破碎一样,我们也会感觉自己被摔碎,不再有任何价值和存在感,会极端的痛苦和担心。
就比如,被领导询问工作进展这么一件小事发生时,有着虚假自我的人往往会本能地脑补一系列小剧场:
领导是不是觉得我进度太慢、是不是觉得我工作能力有问题,上次汇报工作时我说话的语气是不是让领导不舒服了,我以后在公司的发展估计会受到很大影响。
想着想着,未来好像看不到任何希望了,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下班后,还是不受控制地反刍,寻找自己可能做得不好的地方,越想可疑的地方越多,甚至想到辞职。我咨询中遇到过,有的来访就因为这样悄然离职。
这么一件小事,就让太过敏感的虚假自我受到威胁,仿佛出现碎裂,因此陷在痛苦焦虑情绪中无法自拔。
可见,过度追求完美的代价往往是惨痛的,包括但不限于:
a. 难以进入或维持较长的亲密关系
当我们太过追求完美或自恋,在亲密关系中会很容易体验到自恋破碎的感觉。
当这样的感受让我们无法承受时,容易选择结束关系,甚至选择不进入亲密关系。
b. 活在想象中,较难在现实中成长或成功
太过追求完美或自恋时,现实的生活、工作、学习等都容易让自恋受挫,于是很容易退回到内心想象的世界中。
也许我们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完美计划,工作单位换了一家又一家,但都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
长此以往,会发现看到很多同龄人已经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自己依旧在原地踏步,看似我们被外在现实困住了,其实是困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如何改变完美主义的困局?
很多人也许会想:“我懂得这样的道理还是改变不了,依旧焦虑痛苦。”
这样的想法很正常,我们的感受和行为模式是在曾经的生活中反复体验形成的,很难通过懂得一个道理就发生改变。
但当我们更理解自己的模式后,我们还可以做更多,去内化这些道理,做出真正的改变。
a. 在现实中去检验和成长
过度追求完美的困扰大多是在想象中,如想象别人会怎么样看待自己,想象自己应该做成什么样……
要走出完美主义,就需要不断在现实中去检验和碰撞,让内心现实检验能力增加,心里韧性增加。
对此我们可以主动做出选择,比如与其在想象中完成100分,不如在现实中完成80分。80分也许不够完美,但它至少是真实的、是你的努力换来的。
b. 发展兴趣爱好
心理咨询中,评估一个来访者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否有与自己相匹配的娱乐爱好。因为发展兴趣爱好也是在建立与外在世界的关系。
很多追求完美的人很少有兴趣爱好,因为内心从小没被温暖过,很难与人或物建立深度关系。有些人虽然有特长却很难享受其中,甚至一做就焦虑。
因此如果我们能持续发展兴趣爱好,在不断深入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会让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与重复中建立真实的自信,体验到成长的喜悦。
c. 在关系中疗愈
完美主义的痛苦是在关系中形成的,因此最好的方法也是去关系中去疗愈。
经常有来访问:"那么找一个温暖的伴侣是否也可以呢?"
从理论上说只要对方足够温暖包容,并时间持续足够长,一般至少几年,确实会有帮助。
但这样的成功案例很少,因为伴侣关系很难具有反思性,我们会不自觉会指责对方,很难反思自己内心的问题;再者再温暖的伴侣,也不会一味不求回报地付出,并很难持续几年之久,很多时候自己还没疗愈,关系已经不堪重负分开了。
所以,我并不推荐,依赖伴侣关系来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这不管对自己还是对伴侣,以及对关系本身都是一个冒险。
最能发生改变、最具疗愈作用的关系,还是咨询关系。
很多来访者通过长程咨询慢慢走出自己的原来模式,就是因为与咨询师建立了一个稳定安全的咨询关系。
咨询关系充满包容、理解、没有评判,具有反思性,所有你的问题和担忧都可以在咨询中尽情去展现、去讨论,让那些由于某些原因卡住或停止成长的部分,再次成长起来。
咨询师会陪同来访者一起去看到过度追求完美的内在模式、形成原因、以及童年与父母互动的方式对我们的影响,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现在的情况;
并且陪伴来访者一次次去面对自恋受损后那些难以承受的情绪,让容易破碎的内心得到支持,感受到安全,慢慢有力量重新拼凑出完整的自己。
犹如一场炼金之旅,我们的心灵在咨询中,被去除杂质,反复敲打锤炼,最终成为有韧性、有强度的金子,不再惧怕现实的拍打,也不再轻易破碎。
不管经历什么,它始终稳稳地在那里,发着光,照亮着你前行的方向。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很多人也许会想:“我懂得这样的道理还是改变不了,依旧焦虑痛苦。”
这样的想法很正常,我们的感受和行为模式是在曾经的生活中反复体验形成的,很难通过懂得一个道理就发生改变。
但当我们更理解自己的模式后,我们还可以做更多,去内化这些道理,做出真正的改变。
a. 在现实中去检验和成长
过度追求完美的困扰大多是在想象中,如想象别人会怎么样看待自己,想象自己应该做成什么样……
要走出完美主义,就需要不断在现实中去检验和碰撞,让内心现实检验能力增加,心里韧性增加。
对此我们可以主动做出选择,比如与其在想象中完成100分,不如在现实中完成80分。80分也许不够完美,但它至少是真实的、是你的努力换来的。
b. 发展兴趣爱好
心理咨询中,评估一个来访者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否有与自己相匹配的娱乐爱好。因为发展兴趣爱好也是在建立与外在世界的关系。
很多追求完美的人很少有兴趣爱好,因为内心从小没被温暖过,很难与人或物建立深度关系。有些人虽然有特长却很难享受其中,甚至一做就焦虑。
因此如果我们能持续发展兴趣爱好,在不断深入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会让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与重复中建立真实的自信,体验到成长的喜悦。
c. 在关系中疗愈
完美主义的痛苦是在关系中形成的,因此最好的方法也是去关系中去疗愈。
经常有来访问:"那么找一个温暖的伴侣是否也可以呢?"
从理论上说只要对方足够温暖包容,并时间持续足够长,一般至少几年,确实会有帮助。
但这样的成功案例很少,因为伴侣关系很难具有反思性,我们会不自觉会指责对方,很难反思自己内心的问题;再者再温暖的伴侣,也不会一味不求回报地付出,并很难持续几年之久,很多时候自己还没疗愈,关系已经不堪重负分开了。
所以,我并不推荐,依赖伴侣关系来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这不管对自己还是对伴侣,以及对关系本身都是一个冒险。
最能发生改变、最具疗愈作用的关系,还是咨询关系。
很多来访者通过长程咨询慢慢走出自己的原来模式,就是因为与咨询师建立了一个稳定安全的咨询关系。
咨询关系充满包容、理解、没有评判,具有反思性,所有你的问题和担忧都可以在咨询中尽情去展现、去讨论,让那些由于某些原因卡住或停止成长的部分,再次成长起来。
咨询师会陪同来访者一起去看到过度追求完美的内在模式、形成原因、以及童年与父母互动的方式对我们的影响,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现在的情况;
并且陪伴来访者一次次去面对自恋受损后那些难以承受的情绪,让容易破碎的内心得到支持,感受到安全,慢慢有力量重新拼凑出完整的自己。
犹如一场炼金之旅,我们的心灵在咨询中,被去除杂质,反复敲打锤炼,最终成为有韧性、有强度的金子,不再惧怕现实的拍打,也不再轻易破碎。
不管经历什么,它始终稳稳地在那里,发着光,照亮着你前行的方向。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疗愈与蜕变
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在心沁源这个心灵疗愈的家园中
我们将一起陪着你
活出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
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在心沁源这个心灵疗愈的家园中
我们将一起陪着你
活出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