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沁源简介
新闻动态
学生心理
婚姻家庭
情感恋爱
情绪问题
职场问题
心理沙龙
心理知识
西安心理疗愈:”指责型人格”心理特质分析:心沁源心理疗愈
2023/6/18 点击次数:541
在人际关系中,有一种人有习惯性指责他人的不良行为反应,他们这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是如何形成的?这种不正常的心理行为如何才能调整为正常的心理状态。。。。。?
作者:九霄云客
指责型人格总是喜欢指责、否定别人,因为他们陷入了一种心理困境。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性、自发性、自尊感以及无助感,就会形成依赖型人格。依赖型人格的本质是对他人的依赖,包括依赖他人的情感支持和依赖他人对自己负责。由此衍生出两种更为细化的人格类型,即讨好型人格和指责型人格。讨好型人格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讨好他人的方式来维系一段关系;指责型人格维系关系的方式是指责、否定、打压、忽视、冷落他人。两种人格类型都属于依赖型人格,只不过前者会比较温和,而后者则表现的更为激烈。今天的文章,主要分析一下指责型人格。
指责型人格的心理画像
害怕犯错后需要承担责任
指责型人格害怕犯错后需要承担责任,所以他们寄希望他人来安排、掌控、指导自己的生活。对指责型人格而言,就像是全能自恋的婴儿一样,觉得自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他们不愿意对任何事情负责,也不愿意对自己负责。让他们承担责任是十分困难的,就好像是“天塌下来”了一样。当他们打碎了一只杯子后,会极力掩饰或者推脱责任。一般来说,你把杯子打碎了,然后告诉他人说自己不小心打碎了杯子,把杯子碎片收拾干净还给对方一个新的杯子也就没事了。由此可见,指责型人格背后的底层逻辑是自恋,是“我永远不会犯错”的病态心理。
对一般风险感到恐惧
指责型人格因为“全能自恋”,所以认为自己“永远不需要承担责任”。同时,指责型人格对一般风险都会感到恐惧。正如上文所言,打碎了一只杯子对任何人来讲,都不会“天塌下来”似的。对于指责型人格来说,他们觉得打碎了一只杯子就是灾难性的。他们觉得自己是“完美无瑕的”“永远不会犯错的”,尽管只是打碎了一只杯子,但是对自己的伤害却是灾难性的。在他们内心体验为:“因为我是完美的存在,所以我不需要负任何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比其他人更优越,但是一旦承认错误就破坏了这种优越感”。
事无巨细的征求他人意见
指责型人格总是事无巨细的征求他人意见,但是真实的目的是有人要为此承担责任。当他们犯错后,就可以把责任推卸给他人,以此来保证自己是“完美的、无瑕的、永远不会犯错的”存在。有时候他们假装征求他人的意见,但是立马否定别人的意见,目的就是把别人拖入跟自己一样的困境之中。比如别人提供了一条可行性建议,但是他们立马就否定了这样的建议。他们内心的动机就是,证明你跟他们一样是失败的、无能的。从自我保护的方向分析就是,“尽管我的人生很失败,但是我不需要为此负责任,因为这一切都是别人的错,他们没有给我好的建议”。
指责型人格的成长契机
学习新的经验
学习新的经验,是指责型人格的成长契机之一。我们把指责型人格的一系列病态行为,理解为“环境适应”。换言之,我们觉得他们的行为是病态的,但是对他们来说,却是他们在人生某一阶段唯一能够活下来的方式。很显然你“活了下来”,你战胜了曾经的某种困境。现在你可以尝试学习新的经验了,去学习用更加自信、乐观、善良的方式对待世界。不要害怕丢掉过去的经验后“自我”会因此“丧失”或着“改变”,因为经验更迭是人生的常态。你失去了旧的经验,但是获得了新的经验。
持续思考领悟
指责型人格的内在挣扎就是,一旦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就会犯错,只要犯错就会打破自我完美的形象,就会失去对他人的优越感。因此他们遇到问题要么退缩要么寄希望他人来解决,缺乏持续思考、领悟的能力。想要获得成长和改变,指责型人格需要持续的思考和领悟。需要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存在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更优越。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别人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明白想要真正的成为你自己,就要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不断拓展边界,而不是退缩在一个“永远都不会犯错”的缝隙里。
容纳强烈情绪反应
指责型人格的底层逻辑是自恋,只有觉得自己是完美的、无瑕的、永远不会犯错的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和有价值的;一旦自己意识到或者被别人提醒犯了错误、需要承担责任时,就会大发雷霆。他们内心的想法是,“你算什么东西,凭什么指责我”。指责型人格想要走出困境,就要学习容纳强烈的情绪反应。把自己想象成婴儿,当父母没有满足你需求的时候,你就会立刻生气、愤怒、发脾气。此时你要试着理解这种情绪,在内心体验为“一部分心智用来生气、愤怒、发脾气,另一部分心智用来理解、拥抱、涵容、接纳这种情绪”。
试着体验不同状态
指责型人格想要走出心理困境,要学会试着体验不同的状态。正如上文所言,一部分的心智正在生气、愤怒、发脾气,另一部分的心智在试着理解、拥抱、涵容、接纳这种情绪。就好像母亲试着理解、拥抱、涵容一个正在哭闹的婴儿一样,去理解、拥抱、涵容内心的那个小孩。要学会对自己负责,明白你的存在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明白别人的存在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每个人都是独立且完整的存在,别人没理由对你负责任,至少不应该对你负全部的责任。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心沁源心理拥有另一个知识的开启
心沁源心理换个角度认识自己
心沁源心理解读并消除困惑与烦恼
心沁源心理学习成长与提升自己
更多心理学知识点击进入:心沁源心理中心
西安心沁源心理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
动力无限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