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5 点击次数:629
但如果从受控者的角度出发,我要完全接受对方的意愿,不能有自己的态度,这到底是谁自私呢?
一个高控制欲的人,被控者如有违抗,TA会因感到失控而暴怒,反向进行自我攻击。
所以我们会见到那些毫不留情扇自己耳光的人,咒怨自己活该,痛贬自己到一文不值,让一旁的人看得心惊胆颤,巨大的内疚感油然而生,挥散不去,不得不就范。
如果一个人对控制别人如此地感兴趣,意味着TA对做自己不感兴趣。
想来有些悲凉,当还是孩子的时候,TA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惊喜又带有爱意的目光;只有让父母满意,才能获得短暂的一瞥。
因此,TA在成为父母后也只对孩子的生活感兴趣,并且说,我一切都是为了你。
这在很多家庭中,几乎成为父母的信念。
也有的父母把信念当成了口号,每天跟家人说,自己甘愿奉献牺牲,实际做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听的人制造内疚感,让人始终感觉要顶着TA的人情过日子。
仔细品味一下,这种有点上瘾的做法,目的很像是“囤货”,意思是不断提醒自己有多么匮乏和不安全;有了别人的内疚做保障,日子才有把握。
我需要你成为我的一部分,跟我融合;这是婴儿心理发育过程中必要的一环。
施控者的内在,早年的融合需求得不到满足,心里经历过很多次“失控”。成年后,觉得只有控制另外一个人,自己才是安全的。
尽管年龄和能力都能达到自立,但不安全感从未消失。就变成,你听我的,就是爱我,否则你就是白眼狼。
概括地来说,施控和受控,本质上都是缺爱,后遗症表现为边界不清。
然而越控制,越失序,该独立的没法独立。
如何打破这个循环,让双方都有机会做点改变呢?
对于施控者来说,有意识地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在过程中去经历失控的体验。
这种失控,主要是早年创伤遗留的产物,更多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现实中存在的危险。比如不过度关注孩子,孩子一样会好好长大。
而对于任何人来说,能够置身于生活中的模糊和不确定,体验它,容忍它;不是等待它清晰,而是通过等待,确认自己可以耐受它。
这是无比重要的能力,也正所谓成长。直到你看见天辽地宁,山河无恙。
作为受控的一方,处理自己的内疚感很重要。
一个人有内疚感,是觉得自己做了错事或者认为自己有罪的感受;这种感受通过严苛的超我内化而成。
施控者的语言和行为,就会激活内疚者心中的罪恶感,仿佛自己真的做了不可饶恕的事情。
可以经常告诉自己:我只是做不到完全服从另一个人,并不是犯了罪。
在所有关系中,控制与被控制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毕竟我们是人,还是要有人情味的。
把握一个要点就是,每个人,大多数时候应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和发展,同时能够尊重别人;愿意适当为对方做出妥协而并不感到太多自我压抑。
一言以蔽之,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应为自己负起成长和生活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