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蔑视平凡,因为我是平凡中的一员。我的心上印着普通人的愿望,眼睛里印着普通人的悲欢,我所探求的也是人们都在探求着的答案。”
成长,就是一个发现并接受自己很平凡的过程。人生,终要和自己的平凡和解,平凡是人生的常态。你我皆无名,生在人世间。无名之辈,芸芸众生,为了生存我们努力拼搏。人终其一生,不过归于平凡,不要用世俗的功名利禄绑架自己,与平凡的自己为敌。前几天,收拾旧书时,发现英汉词典上贴着一张纸条——你终将不平凡。我看见自己,将腰杆挺得笔直,郑郑重重地写下“你终将不平凡”后,小心翼翼地把纸条粘贴在英汉词典上,那一脸的神圣,宛如教徒礼拜《圣经》。那时,我梦想着考清华北大,梦想着当大科学家,梦想着改变世界…我把自己当成追日的夸父、移山的愚公,一个劲鞭策自己,要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最终我没有考上北大清华,也没能成为大科学家,更别说改变世界。我曾经以为自己像超人般无所不能,但折腾十几年后,才发现自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有天,读一篇文章时,突然看到一句话:“我们这么努力,不过是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从小到大,我们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的梦想是什么?”我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我要当明星”,“我要当企业家”……如果你的梦想只是做个普通人,就会被长辈和老师嗤之以鼻。爷爷当即召开了家庭会议,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从小到大,我们就这样被教育要做一个不甘平凡的人中龙凤。所以我们往往对自己怀有很高的期望,当我们无法完成这样的期望时,就把期望加注到了孩子身上。世界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9%的人有小成,1%的人能大成。所以,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走向平凡,就是我们最终的结局。就像古语所说:“幼有神童之誉,少怀大志,长而无闻,终乃与草木同朽。”总有一天,我会变成那个看着儿子荡秋千的父亲,你会变成默默叠着衬衣想着从前的女人,早晚而已。
双十一看到一个数据:80后、90后购买了85%的助眠产品。为什么80后90后有着如此大的精神压力?一个网友的回答说:“我们这两代人,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教我们怎么变得优秀,怎么在竞争中胜过别人。”作家梁晓声受邀到某大学举办讲座,与学子交流时,一男生语出惊人:“如果30岁以前,最迟35岁以前,我还不能脱离平凡,那我就自杀。”“要有一定社会地位,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钱,或者掌握一定的权力……”朋友问:“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
“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大多数美国人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你们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么?”
“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她绣她的花草,我裁我的皮包。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
人世间本来就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大的不朽是世人对你言必称名,是那些陌不相识的人在你死后记得你,而小的不朽,不过是爱你的人记得你。有一天,一个朋友问我:“你这辈子做过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回答说:“我这辈子做过最重要的事,就是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就是接受家人是个普通人。”我回答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所能感受到的酸甜苦辣,已足够报偿我来这烟火凡世间走一遭。”世界上没有什么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甘于平凡。 “你知道吗?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那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原来我们都是草。”所谓成长,就是一个发现并接受“自己很平凡”的过程——终于明白自己能力有限,于是开始接受自己的普通和渺小。也许,一个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事,就是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然后在接受的基础上,再去锤炼从平凡生活中攫取幸福的能力。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心沁源心理拥有另一个知识的开启
心沁源心理换个角度认识自己
心沁源心理解读并消除困惑与烦恼
心沁源心理学习成长与提升自己

------分隔线----------------------------
|